
华乐系
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华乐系拥有强大的师资团队,学院的教师有来自新加坡华乐团的音乐家,以及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的资深教授,提供的华乐专业教学包括琵琶、古筝、二胡、阮等等。我们致力于发扬华乐文化,培养下一代的音乐人才成为出色的专业音乐家。
华乐系主任,二胡专业导师
学历
艺术学士学位,中央音乐学院
简历
朱霖5岁开始学习音乐,师从南京艺术学院的徐步高。1981年考入北京中国艺术学院附中,师从李大仲、聂靖宇、刘长福等名家。之后也升入中国音乐学院本科,师从安如砺,同时随刘明源学习广东音乐。
1990年在北京音乐厅发表个人独奏会,中国中央电视台现场录制节目并播出。1991年考入中国中央民族乐团,曾任乐团副首席。他分别在1993及19 9 5年获得全国比赛、国际大赛一等奖。1997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是现任二胡II首席。并先后发表多张个人独奏激光唱片。
他也曾首演了多首二胡协奏曲的首演。2006年,他与印度小提琴之父 — L. Subramaniam大师在新加坡首演了《二胡与小提琴双协奏曲》。并曾受邀赴台湾艺术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及中国音乐学院讲学。现为中国音乐学院客席教授。
扬琴专业教授,华乐指挥
学历
音乐学士学位,天津音乐学院
简历
魏教授是一名扬琴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革新家。曾任天津音乐学院教授,弹拨教研室主任。新加坡狮城华乐团艺术指导、国立大学华乐团指挥。现任天津音乐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客席教授;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教授、华乐指挥;亚洲音乐家协会副会长、新加坡华乐总会理事、新加坡扬琴学会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华乐考级扬琴主编。中国 Iartschool 签约艺术家、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华侨初级学院等多个华乐团指挥。
魏教授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撰写的论文获音乐院校优秀教学成果奖。编写的扬琴教材,乐曲与发明的新技法新符号均获得优秀奖项。曾多次出任音乐比赛评委,应邀到各地讲学,主持音乐活动。
他数次出任新加坡教育部全国华乐营指挥,也曾指挥华初,德明,莱中,南中,公中等乐团获金奖。华初乐团多次获得第一名与荣誉金的好成绩。教导的学生多人次在音乐比赛中获奖。编写的合奏曲《拉挲挲秧》曾为新加坡,港澳,中国及马来西亚等乐团的演奏曲目。业绩收录于《中国专家人名辞典》。
古筝专业导师
学历
音乐荣誉学士学位(古筝),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
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奖学金(本科)2015
扬琴专业导师
学历
中专,中国上海民族乐团随团学员
简历
新加坡华乐团首席扬琴,新加坡华乐协会理事,世界扬琴协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
出生于中国上海,9岁时在扬琴教育家王友德的启蒙培养下开始学习扬琴,13岁时便以出众的音乐天赋被上海民族乐团破格录取,曾担任该团独奏演员兼首席扬琴。多年来,也进一步师承著名扬琴大师项祖华,著名扬琴演奏家庞波儿,张晓峰等。曾获 1980年上海“文艺新秀”称号、1981年上海“新长征突击手”(即优秀青年) 称号、1982年中国全国民族器乐观摩演出表演奖、1991年第14届上海之春优秀表演奖等。1993年举办了《东方乐韵—瞿建青扬琴独奏音乐会》。
她的演奏足迹遍及欧、亚、美,先后出访了美国、法国、波兰、英国、希腊、瑞士、匈牙利、南斯拉夫、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马来西亚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她也积极参加于国际扬琴届的盛会。
瞿建青首演了近代多首较有影响的扬琴作品,如徐昌俊的《凤点头》、瞿春泉改编《黄河》、《韵》、《趣》、潘耀田的《帝女花狂想曲》、《望江南》、爵士乐作品《土耳其蓝色回旋曲》等。她亦录制了四张个人艺术专集。
自1994年移居新加坡以来,她也精心致力于教学,目前任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国立教育学院等。她的学生曾多次获得新加坡全国华乐独奏比赛初、中、公开组冠军。
三弦专业导师
学历
音乐学士学位(弹拔乐),中国音乐学院
简历
黄桂芳出生于上海,13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开始正式学习三弦专业。两年后转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学习期间,师从著名三弦演奏、教育家及改革家肖剑声,也曾得到谈龙建、张念冰的指教。1986年以优异成绩本科毕业,并留校任教于学院附中,隔年加入该院实践与教学为一体的实验乐团。
黄桂芳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97年末加盟新加坡华乐团为三弦及阮演奏家。1982至1996年间,她曾多次代表中国艺术家出访了加拿大、美国、日本、法国、菲律宾、德国等几十个国家,进行文化宣传和交流活动,受到了高度的赞许。
曾为中央电台、电视台、音乐频道录制了大量的三弦独奏、重奏、协奏曲,主要有《胡笳十八拍》、《秋夕》、《梅花调》、《舞幻》、《十八板》、《柳青娘》、《江青月近人》、《瑞鹤仙影》等。多年来成功首演了三弦多部作品,主要有《舞幻》(徐晓琳)、《无题》(张千一)、《苏小小》(杨青)、《胡笳十八拍》(李恒)、《一线天》(崔权)等。
黄桂芳于1983年第一届全国民族器乐观摩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995年中国国际民族器乐大赛获三弦组第一名。
唢呐专业导师
学历
音乐表演艺术学士学位,中国中央音乐学院
简历
出生于中国山西太原,自幼随父学习唢呐演奏,一九九七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曾先后得到刘柱喜、王高林、胡海泉、丁怀成、靳世义、郭雅志等老师的指导。
二零零五年一月加入新加坡华乐团,任职中音唢呐、低音唢呐演奏家。同时,也是新加坡多所初院、中学、小学及新加坡青年华乐团的声部指导老师。
古琴专业副教授
学历
古琴硕士学位 ,中央音乐学院
简历
赵晓霞,著名古琴艺术家、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丹麦皇家音乐学院访问学者、国际古琴学会副秘书长、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副教授、武汉大学古琴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紫霞琴院院长,紫霞雅乐团创始人、中央音乐学院BOB优秀导师、文化部 “文化奖” 优秀指导教师。
9岁开始习琴,199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著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教授。2009年硕士毕业留校任教,2013年公派赴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做访问学者,担任全球第一家音乐孔子学院首位古琴教师,在欧洲开展一系列古琴讲座、音乐会和古琴教学。
2011年起参与著名作曲家谭盾“武侠三部曲”协奏曲世界巡演。她的作品不仅立足于传统,同时也是古琴协奏曲、现代室内乐、先锋跨界艺术在国内外上演最多的古琴演奏家之一。2018年她与视觉艺术家 Asbo 和美籍制作人 Soulspeak 合作的多媒体音乐装置艺术项目【Wan Who?】登上了全球最大的音乐科技艺术节 SXSW 的官方首页。
录制出版《古琴》、《绿绮琴歌》、《虞美人•琴歌》、《明月印敦煌》等十多张专辑,获得金曲奖最佳民乐专辑、文化部政府出版类最高奖等大奖。编著教程《中国音乐轻松学-古琴篇》(双语)、《古琴快速入门十二课》等,发表学术论文《广陵散三谱初考》。为电影《孔子》、《封神》、《关云长》、《没有别的爱》电视剧《新版水浒传》、《倚天屠龙记》、《大清宝典》等几十部影视剧担任古琴指导与配乐。
赵晓霞老师大气典雅的形象与杰出的个人魅力及音乐天赋,被誉为世界一流的古琴艺术家。
二胡专业导师
青年扬琴演奏家及教师,世界扬琴协会会员
学历
扬琴硕士学位,中国音乐学院
音乐高级大专,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
专业成就
2010 年获得了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扬琴公开组金奖
校期间加入了蝶梦飞竹扬琴艺术团,到中国各地参与演出
代表马来西亚赴英国参加第13届世界扬琴大会
浙江安吉妙音坊艺术文化培训中心创办人
学历
大学本科 – 音乐表演专业,西伦敦大学 / 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
专业成就
2016年新加坡国际华人民族器乐大赛荣获金奖
2015年香港青乐杯琵琶比赛荣获银奖
2012年马来西亚世界音乐大赛荣誉荣获金奖
2011年香港国际华人民族器乐大赛荣获金奖
厦门及如意弹拨乐团导师
学历
大学本科 – 音乐表演专业,西伦敦大学 / 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
专业成就
厦门市思明区青少年宫民乐团琵琶,柳琴,阮,三弦等弹拨乐专业教师
新加坡星海华乐团,厦门市总工会民乐团成员
多年演出足迹遍布中国大陆,新加坡,法国,德国,马来西亚,台湾等地
温州俊雅音乐学校常务副校长
学历
高级音乐大专,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
专业成就
2008 年参加新加坡星海华乐团担任古筝首席
荣获国际古筝比赛“琼花杯”华东六省一市选拔赛 2015及2016的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7 年加入中国音乐家协会
2017 年带领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获得温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一等奖
中阮演奏家及教师
学历
高级音乐大专,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
专业成就
2014年新加坡国家华乐比赛(中阮)荣获第二等奖
2012年新加坡国家华乐比赛(中阮)荣获第三等奖
2011年中国青年艺术人才(辽宁曲艺)荣获金奖
2010年马来西亚21世纪国际艺术节荣获金奖
阮首席,新加坡华乐团
6月8日2016 年
张蓉晖是现任新加坡华乐团阮声部首席、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艺术总监、新加坡音乐家协会会员、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音乐系、新加坡青年华乐团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华乐团导师。
张蓉晖自幼师从中国古筝大师高自成习筝学艺。于1985年考入中国西安音乐学院附中,跟随宁勇学习阮专业,并副修钢琴专业,曾获学校颁发的“重奏奖”。199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师从苗小芸,张鑫华学习阮及柳琴。
1995年,获颁中国音乐学院学士学位。学习期间曾与多个电视台及音像公司合作,并受邀为中央电视台录制了首部个人中阮独奏《流水颂》MTV,深获观众喜爱。蓉晖在校期间曾随刘德海代表中国音乐学院赴香港文化艺术节参演,并于95年荣获中国音乐学院颁发的单项奖。
毕业后张蓉晖受聘于中国歌舞团,组创“女子五重奏”小组,足迹遍布全国。并于中国文化部专业人员技术考核中荣获阮组第一名,同时受邀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
1997年任职于新加坡华乐团至今。曾出访日本、北京、英国、法国、匈牙利、印尼、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地。蓉晖的演奏音色淳美、技艺精湛、情感丰富及充满活力。
2005年, 张蓉晖创办了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使该乐团一跃成为全国顶尖青年乐团之一,多次受邀为国家领导及政要演出。 乐团多次出访北京、印尼、台湾等地,深受乐界人士的高度赞赏及肯定。 蓉晖也曾执教多所古筝乐团,均荣获多届新加坡教育部SYF的荣誉金及金奖。
二胡及马头琴演奏家
10月28日2015年
王晶是新加坡晶品艺术工作室总监,也是二胡,马头琴演奏家。中国天津音乐学院学士,新加坡音乐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海外理事。梨园女子乐坊首席。新加坡数间中小学华乐团艺术指导。她所指导的学校在历年教育部华乐大赛中均取得荣誉金,金牌等好成绩。
曾举办个人专场胡琴音乐会,近年来致力于推广传统文化,多次举办传统音乐讲座及分享活动。受邀出访多个国家及中国各地的演出和学术交流,擅长改编和即兴演奏。她的演奏技术娴熟,情感细腻,在不失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具有现代气息。
打击乐副首席,新加坡华乐团
9月16日2015年
段斐十一岁开始正式接触音乐,就读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小号专业,师从冀瑞凯,十七岁便开始跟随王建华学习中国民族传统打击乐专业。在校期间出任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打击乐声部长,并在王甫建的指导下,为乐团录制的乐曲有谭盾的《西北组曲》和《火祭》、唐建平的《后土》和《春秋》以及徐昌俊的《龙舞》等作品。
2000年,他赢得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龙音杯”民族器乐大赛的打击乐青年组第一名,并在三年后毕业,获得中国打击乐专业学士学位。之后,段斐考入了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及表演艺术大学,先后师从Walter Veigl、Gerhard Windbacher、Kurt Prihoda和Anton Mittermayr。他于2007年获得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及表演艺术大学打击乐学士学位,2011年发表硕士论文,获得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及表演艺术大学打击乐硕士研究生学位。
段斐曾参与的演出有德国柏林打击乐音乐节(2000)、荷兰Tirlburg 现代音乐节室内乐周专场音乐会(2006)、德国柏林乐队实践周柏林爱乐音乐厅音乐会(2007)、奥地利-克拉根福-Steyr音乐节(2008)、以及奥地利-Schlaining Burg “Klang Fruehling”音乐节独奏音乐会(2009)。
2005至2009年之间,段斐担任了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及表演艺术大学Anton von Webern 交响乐团打击乐定音鼓首席。期间,他也在2008年担任了第三十二届德国——斯勘蒂娜维亚管弦乐团打击乐首席和维也纳贝多芬交响乐团打击乐定音鼓首席以及2009年担任慕尼黑青年爱乐乐团打击乐。他于2010年3月加入维也纳爱乐乐团学员实习班,之后被选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维也纳爱乐乐团)参与演出。之后,段斐于2010年11月加入新加坡华乐团任职打击乐副首席至今。
高中课程及大学预科
学士学位